首页

女王舔靴

时间:2025-05-29 23:32:37 作者: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:探什么?怎么去?有何难? 浏览量:92515

 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:揭秘中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:探什么?怎么去?有何难?

  记者 马帅莎

  5月29日,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。这是中国首次实施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,也是继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之后,中国再次实施行星际探测任务。

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。白国龙 摄

  天问二号任务将完成哪些目标?探测器如何飞往小行星?与探月、探火相比,此次任务有何新难点?工程有关专家日前接受媒体采访作出解读。

  探什么?

  根据规划,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,完成多项任务,包括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探测、取样并返回地球,此后再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科学探测。

  工程目标方面,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春亮表示,希望实现小行星采样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,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探测数据和珍贵样品。

  科学目标方面,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韩思远表示,天问二号探测器搭载了11台科学载荷,将对目标天体的地貌、物质组分、内部结构、可能存在的喷发物以及轨道力学等方面开展研究。

  “在取得小行星样品后,我们还将对样品物理特性、化学与矿物成分、同位素组成和结构构造等方面开展研究测定。”韩思远说,我们希望通过天问二号任务实施,能够在这两类小天体的认知、起源、演化等方面取得科学研究突破。

  怎么去?

  据了解,天问二号任务整个飞行过程复杂且精细,共包含13个飞行阶段,设计任务周期长达10年左右。

  其中,小行星2016HO3采样返回任务共分9个阶段。完成发射后,天问二号探测器进入小行星转移段。随后探测器依次进入小行星接近段、交会段、近距探测段,并在近距探测段“边飞边探、逐步逼近”,对小行星开展悬停、主动绕飞等探测,确定采样区后进入采样段。

  完成采样任务后,探测器将经历返回等待段、返回转移段,并在返回转移段接近地球,返回舱与主探测器分离,之后独自进入再入回收段,预计于2027年底着陆地球并完成回收。此后,主探测器继续飞行,前往主带彗星311P,开展后续探测任务。

  有何难?

  此前中国已成功实施天问一号任务,实现了火星“绕、着、巡”探测,但天问二号任务主要针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开展探测活动,探测目标不同,也带来新的技术难题。

  一方面,科学家目前对于小行星2016HO3的自转速度、表面状态等具体情况尚存一定不确定性,这为天问二号任务带来艰巨又复杂的挑战。韩思远表示,对此,工程将采用“边飞边探边决策”的策略,以应对目标天体特性不确定等难题。

  另一方面,不同于月球采样和火星着陆,小行星附着与采样是在弱引力条件下进行。韩思远指出,根据目前的观测数据判断,小行星2016HO3的平均直径约41米,几乎处于零重力环境,加之小行星处于高速自转状态,探测器需在这种复杂条件下,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稳定附着及采样,任务难度巨大。

  此外,天问二号任务距离跨度大也为其增添挑战。完成小行星采样任务后,天问二号主探测器还将与返回舱分离,花数年时间飞往主带彗星311P。小行星2016HO3距离地球约1800万至4600万公里,主带彗星311P距离地球约1.5亿至5亿公里。韩思远称,距离地球远、多目标探测、任务周期长,对轨道设计、能源管理、智能控制以及探测器工作状态的长寿命、高可靠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。

  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单忠德表示,国家航天局牵头实施天问二号任务,推动星际探测征程接续前进,迈出了深空探测的新一步。任务实施周期长,风险难度大,工程全线攻坚克难,协同攻关,确保了发射任务圆满成功。期待天问二号按计划完成各项探测任务,取得更多原创科学成果,揭开更多宇宙奥秘,增进人类认知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话多 语速快 主意一个接一个 村民:遇到小李书记我们真是有福了!

“目前全省麦田土壤墒情、小麦苗情长势和夺取丰收基础总体较好。但依据历史经验,从现在开始到成熟收获的一段时间内,小麦生产还要经历倒春寒、干热风、病虫害、倒伏早衰、烂场雨等多个关口。”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、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介绍,当前粮食主产区农技力量要重点指导农户,把预防小麦拔节期晚霜冻害和抽穗期低温冷害风险放在首位。

时政长镜头丨乌镇再相逢

铁路部门提醒广大旅客,G654次、G658次、G666次高铁的始发站为西安站,位于西安市新城区,车站南广场紧邻明城墙,北广场挨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,其他高铁的始发站均为西安北站,请旅客购票时按照不同的始发站进行购票,并前往相应的火车站进行候车。目前,西安至北京西首次开行的3对高铁已开始预售。(完)

新疆额敏县:一条巷子见证两家人三代情

百色4月18日电 (唐建豪 卢正刚 陈可)《田林北路壮剧戏曲操》《人间真情》《媒婆失算》......近日,在广西百色田林县,一台台壮剧轮番上演。当天,2024年田林“桂滇黔三省(区)壮剧竞演”活动启动。

今年前10个月天津口岸发运中欧(中亚)班列货物超5万标箱

在项目开展过程中,重庆考古秉承多学科合作理念,将科技考古与考古发掘研究相结合,在动植物考古、残留物分析、微痕分析、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开展综合性研究,为研究古代巴人宗教信仰、生业模式、聚落分布等提供数据支撑。例如,在涪陵小田溪遗址出土人骨中获取了线粒体DNA、核DNA,为建立重庆地区古人类基因库,探讨巴人族群构成及迁徙路线,开展后续人群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。

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三个故事

本次参与研习的学员代表中,亦不乏来自民进、农工党、致公党、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人士以及无党派人士,在周公馆、重庆谈判见证地桂园,学员们探寻“红色地标”、触摸历史脉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